媒体关注

《客家珍稀文书丛刊》首次披露数万件来自民间私藏文书

来源: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-08-10 21:49 发布时间: 2019-08-12 14:49:41


QQ图片20190812144812.jpg


8月10日上午,由南方出版传媒、广东人民出版社、中山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《客家珍稀文书丛刊(第一辑)》新书发布会暨“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”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。此次大会有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安徽大学、美国芝加哥大学等海内外近2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上百人参加。

《客家珍稀文书丛刊(第一辑)》是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全国8个重大项目之一,由南方出版传媒、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开始启动,耗时三年编纂出版。本书是首次系统地收集整理“客家三州”即广东梅州、江西赣州、福建汀州地区,清至民国时期客家珍稀契约文书,约计收入2.3万件契约和217册账簿,合计100卷,3万余页。文书类型主要包括田地、房屋、山林的买卖、典当、租赁等契约,以及各种存票、清单、税票、执照、官府布告、房屋产权、管业证书、银行及粮食局凭票、选民证、诰命文书、中考捷报、捐官文书、休书、遗嘱、过继书、分家书、改嫁书、推单、礼单、账簿等。编纂时归户到村,按地域和时间先后顺序排列。

广东省出版集团总经理杜传贵强调,广东省出版集团、南方出版传媒非常注重优秀文化遗产的抢救,从2016年开始,广东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团队、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团队,共同组成数十人的项目组,在赣闽粤三省客家地区奔走,耗费巨大财力、物力,用三年时间,才得以将这散落在民间的数万件契约文书收集,并通过装裱抢救、归户整理,编纂成书,并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顺利出版。

据本书主编曹树基教授介绍,编纂本书遇到的最大挑战,就是大部分的文书几经流转,归户性被破坏了,来源不清晰,且很多客家文书不写姓氏和地名。对于研究者来说,不归户的契约文书是没有价值的。为此,曹树基教授专门为本书研究出数据库跟人名、地名勾连双重整理手段的办法,在归户与归群的大目标下面,尽量让这些契约文书有明确的人群边界和地域边界,这在学术界是首创。

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钟永宁介绍了新书及《世界客家文库》的进展情况。他指出,《客家珍稀文书丛刊(第一辑)》有五大亮点:一是数万件文书全部来自民间私藏,首次披露,且全部归户到镇村,对于推动历史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、民俗学和客家学等研究都有重要意义。二是为学界贡献了人名、地名勾连和数据库勾连的双重整理归户手段。三是主编曹树基教授挑选出180种契约类型进行解读,这在学界是首创。四是专门设置了商业文书板块。这批商业文书开启了乡村金融与乡村信贷的研究,对商业史的研究有重要拓展。五是作为一项抢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大出版工程,标志着客家地区的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。钟永宁强调,广东人民出版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客家文化遗产的抢救,收集整理民间史料,并将一如既往开展下去,除正在编纂的《海内外客家方言调查与研究丛书》《全球客家通史》《中国客家建筑丛书》外,未来还将开展客家碑刻的收集和出版。

据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、本书项目负责人钟菱介绍,受南方潮湿气候及战乱的影响,与徽州文书等相比较,客家契约留存极少,本书史料的收集、整理编纂十分艰难:第一,客家地域庞大,涉及广东、江西、福建三省,如何去做调研收集工作?第二,契约文书被当做纸质文物,除梅州地区相对集中外,其他地方看不见、摸不着,如何去收集版权?第三,南方雨水多、气候潮湿,这些时间跨度几百年的文书,很多被虫蛀和雨水侵蚀严重,已经残破不堪,如何装裱和整理?第四,这些文书版权谈判好之后编辑们发现,因为几经流转,它们的归户性被破坏了,如何归户编纂?第五,编纂100卷这样的规模,耗时长,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、物力,出版社的压力非常大,这无论换成哪家出版社,都是不太可能去做的事情。但是,广东人民出版社肖风华社长和钟永宁总编辑,默默而又坚定不移地带领项目组,和编纂团队一起,硬是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。

本次大会,广东人民出版社特设立了专家杰出贡献奖,向为《世界客家文库》做出重大贡献的陈春声、陈支平、曹树基、罗勇、王东五位教授颁发了专家杰出贡献奖,每人奖金1万元。

 
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爱侠)